28歲的小晴,一見到異性就會臉紅,新婚後在丈夫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喘,但不到一年,兩人就離婚了。原來,丈夫無法忍受每次性愛後她的哭泣。
小晴從小在農村長大,受父母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,認為自己是卑賤的,應該事事聽從丈夫,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。性生活對她而言只是付出、恐懼。可惜丈夫沒有察覺她的心態,“花樣”越來越多,這讓她感到極度恐懼,以至哭泣。她感到自己被“欺負”了,可又無處訴說。
1.回避型性格
現實生活中這種回避型人格的女性很多。這與家長從小就讓她們建立性是“不乾淨”的觀念有關,很容易導致其成年後在性方面表現出逃避、恐懼的心態。
更可怕的是,一旦因為性愛出現矛盾,這類性格的人總會暗示自己: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,女人天生不如男性。要不然她們就會怪罪自己沒有認清對方,找錯了物件,從而迅速地退出所謂的“毀滅性”性愛關係。
2.壓抑童年
美國有一種普遍的觀念認為,童年不幸福的人長大報復社會的概率遠遠高於普通人。有些人從小生活在壓抑的家庭或社會環境中,心理上充滿了灰暗的色彩。如果性生活不和諧,他們會感覺受到了傷害,於是往往在性方面以攻為守,把自己的一切不愉快和不適應,統統歸罪於對方或以冷漠來維護自尊。因此,這種人最好把性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講出來,解脫心理的不平衡感,達到雙方的滿意。必要時去看心理醫生,從“根兒”上治療壓抑的性格。持。
如果成人沒有在成長過程中退卻這種全能化自戀,那麼表現在性生活中就無法協調好兩個人之間的關係,並且還隨時不顧及另一半的感受,只要自己舒適,自己開心就好。
然而性生活的積極體驗一向是靠兩個人的默契配合而來,一個人的“運籌帷幄”如何獲得兩個人的愉悅,因此這種性格的人很難擁有和諧新生活。
其實改變的方法也很簡單,就是多考慮配偶的感受,學會尊重配偶,性生活並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,只有兩個人默契配合性生活才能獲得極佳的體驗
4.缺乏安全感的人
人在被同一件事打擊後,會對這件事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,畏難情緒的出現也會讓人進入自我設限中的惡性循環。
自我設限(Self handicapping)也叫自我妨礙,在完成一個任務前,我們通常會對自己能否這個完成度進行評估。而自我設限的人往往都會用很消極地來進行評估,並且還會給自己找失敗的理由。
在很多時候,找的理由都是外部的,而不是自身的,因此那些經歷過較多失敗性生活的人往往很難走出這個圈子,在他們下一次接觸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會條件反射的望而卻步。
他們的認知與行為都出現了偏差,進而影響到了性生活的結果
一般會呈現出這樣的心理與選擇:我可能做不好這個任務(心理)—觀望,停步不前(行為)—久而久之,我確實無法完成(心理),即便是邁出了一步也會一點小瑕疵而全盤否定。
這種受過傷的人往往會比常人更加敏感,更加缺乏安全感,這種敏感的唯一好處就是覺察到自己的伴侶對自己是否忠誠,除此之外這種敏感就是一種壓力,一種無形的利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