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族文明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了,人們把結婚仍然稱為“入洞房”,儘管人類從洞穴式居住過渡到今天的高樓大廈,但入洞房這一名詞至今仍未改變.從來沒見過誰把“入洞房”改為“入樓房”.
新婚洞房的由來
傳說黃帝時期群婚制度存在著極不利於團結的因素,經常發生搶婚事件,不光男搶女,也有女搶男.新聯盟的部落之間,經常為搶婚發生打架鬥毆.黃帝想到了一個辦法,一對男女正式結婚.然後,再將夫妻二人送進事前準備好的洞穴(房)裡,周圍壘起高牆,出入只留一個門,吃飯喝水由男女雙方家裡親人送,長則三月,短則四十天,讓他們在洞裡建立夫妻感情,學會燒火做飯,學會怎麼過日子.今後,凡是部落人結婚入了洞房的男女,這就叫正式婚配,再不允許亂搶他人男女.為了區別已婚與未婚,凡結了婚的女人,必須把蓬亂頭髮挽個結.人們一看,知道這女人已結婚,其他男子再不能另有打算,否則就犯了部落法規.這個主張很快就得到各個部落群民的支援擁護.人們都爭著為自己兒女挖洞穴(房)、壘高牆,凡兒女們一婚配,舉行儀式後,就把他們送入洞房.群婚這一惡習就這樣逐漸消失了
壓箱底、鬧洞房
以前的人很保守,很多新婚夫妻結婚前偷偷瞟一眼就會臉紅,更有甚者僅憑媒妁之言就訂了終身。兩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,晚上卻要肌膚相親,做最隱秘的接觸,這是非常尷尬的。因此,新娘子結婚前一天,母親要臨時突擊,搞好對女兒的性教育,省得到時候真刀真槍把自家姑娘給嚇傻了。
性教育有專門的工具,叫「壓箱底」,平民之家多是瓷杯瓷碟的,貴族之家多用象牙雕成的,裡面畫的是「黃色圖片」,讓新娘子有個基本的心理準備。
鬧洞房也是性教育的一種。俗話說:「新媳婦三天無大小。」入洞房後,不論男女長幼都可入房「看新媳婦」,逗新娘,葷的、素的一起來,有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黃花閨女變成大大方方的潑媳婦。
更重要的是,鬧洞房時,眾人要讓新人做各種親密的、隱諱的但是指向性很明確的動作,把新娘子和新郎官的陌生感、羞澀感打消,為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做好鋪墊。這是眾人共同參與的「前戲」。鬧洞房其實就是在表達一種曖昧的性教育:事情就是那麼個事情,情況就是那麼個情況。
三天回門讓新娘「療傷」
新娘子在結婚的第三天,要由其娘家弟弟或者哥哥把她接回去住三天(有的地方風俗要求住七天),然後再由新郎去接回來,這叫「回門」。表面的意思是說,新娘子從小在父母身邊,這次離家後,怕想念家人,所以要回去看看父母。
實際上,幕後的原因是:新娘子在那時候大門不出、二門不邁,基本都是處女。處女初夜時,處女膜損傷,比較疼痛。新郎官正是青春勃發的時候,還不懂得憐香惜玉,娘家人擔心新娘子受不了,所以,把新娘子以想念父母的名義接回去 「療傷」。
回門時,出嫁的新娘常被嫂子們叫到一邊,悄悄地說些閨中密語,詢問夫妻生活是否和諧美滿之類,也教些夫妻生活的方法及女性衛生注意事項。另外,很多地方有新婚夫婦回娘家忌同房的習俗,這也是出於保護新娘、暫停房事的目的。
鬧洞房的利弊
鬧洞房在某種程度上,確實有著性教育的作用,在儒家理念中,性關係長期被排斥在正統文化之外,被認為是不好的東西,男女之間缺乏好的途徑去瞭解性,而鬧洞房正好為人們提供了契機。
古代新娘出嫁多在十四五歲,年齡尚小,對性只有一知半解的朦朧意識,她們需要被啟蒙,因此鬧洞房提出“新婚三天無大小”的說法,通過鬧洞房的方式,長輩或者過來人向新婚夫婦傳遞性知識,使他們能夠很好的開展夫妻生活,而這種知識的傳遞,往往將婚禮推向高潮。
因此,到南北朝時期,鬧洞房就成了結婚儀式中必不可少的程式,被社會接受和認可,到了唐代,由於社會風氣整體比較開放,鬧洞房的習俗更是花樣翻新,到了宋代,由於社會風氣漸趨保守,鬧洞房的性教育作用進一步被加強。
審視古代的鬧洞房習俗,可以說,這種近乎瘋狂的情感釋放,被民間社會完全認可,也被社會輿論所支持,成為長期流傳在社會的一種習俗,洞房與其說是傳統文化習俗,不如說是傳統陋習,之所以延續至今,在於傳統社會缺少性教育,生活單一,在當下,社會文化生活豐富,性教育越來越不成問題,這一陋習可以壽終正寢了。